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风雨共“儋”!公司驰援海南儋州“一场两馆”隔离点建设纪实

2022-09-02
来源:
作者:
字号:[ ]

8月15日,海南儋州“一场两馆”应急集中隔离点(一期)建设告急。应儋州市政府“迅速完成隔离点建设”要求,在中交海南区域总部统筹下,中交一航局城建公司、海南分公司、三公司组织驻琼项目全力以赴开展援建工作,一场“大会战”拉开序幕。目前,项目已竣工,使用床位400张。

援建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来不及整军休息,8月15日,刚刚完成海南洋浦第二方舱医院建设任务,一航局援建队伍再次领命出征。到达当日即完成选址、测量等任务。16日,为迅速打开工作面,城建公司优化设计方案,制定施工推进图,保障了前期物资、机械的进场。

19日,接到当地政府增派援建人员的请求后,城建公司第一时间紧急召开援建研讨会,在2小时内,紧急组织河南、广东、海南等地管理人员60余人,施工人员50余人,星夜兼程前往现场。

援建小队分两批次前往现场,第一队当先锋,于当日18点到达;第二队受命待守,根据现场反馈情况,补齐防疫物资、设备、人员等空缺,于当日24点到达。接到通知后仅用12小时,城建公司所有援建人员即全部到场,与集团内兄弟单位、各属地单位积极联动,互通有无。至此,援建队伍集结完毕。

儋州市“一场两馆”应急集中隔离点总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箱体总数量达952套,其中一航局要完成约750个方舱及相关设施建设。

此次援建还涉及当地医院、消防通信等单位,建设方来自天南海北,各工种按专业细分。加之疫情静态化管控要求,施工工期紧、生产任务重、物料进场慢、协调难度大,施工难度巨大。

援建指挥部成立施工总协调队,下设“后勤保障、商务物资保障、设计技术服务、机电协调施工、土建协调施工、安全防疫”六个小组,按照“小组职能监管服务横向延展”与“带班人员执行纵向到底”的思路相互统筹。


援建指挥部固化“午间通气协调会与凌晨视频汇报会”“物资运输盯控”等管理模式,聚焦协同施工效能最大化开展工作,负责材料的同志对内搜集需求,对外协调沟通。经过多方努力,截至8月22日,共进场吊车17台,劳务队伍850人,材料供应商10余家,在短时间内,满足了施工所需的人员及机械需求。

“为了能如期交付,我们一直加班加点、风雨兼程,这不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政治使命!”隔离点建筑密度大,施工场地逼仄,援建指挥部密切监督场地占用情况,科学排布物料进场顺序,根据施工工序,采取定点出击、穿插作业的方式,完成一道工序,即腾出一个工作面;腾出一个工作面,即运输下个工序所需物料,减少物料对场地的占用。

此次“会战”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凌晨协调会议结束后,相关管理人员即深入工地考察,根据现场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在隔离点B区,当了解到现场方舱钢架梁未完成吊顶施工将影响施工计划后,指挥部决定与时间赛跑,挑灯夜战。“特别感动,不仅是我们,还有可爱的劳务队伍,他们不仅顶着感染风险来了,而且一直努力作业,干劲很足,做得很好!”城建公司副总经理曹雷说。

白天,机器轰鸣、人流穿梭;夜晚,灯火通明、焊花闪烁。“时间太紧急了,水都来不及喝一口,我们得抓紧安排。”在现场负责协调的海南分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张体占回忆道。

前线奋勇拼搏的同时,后勤保障队伍也没闲着。“我们不仅起得更早给大家送饭,也会睡得更晚去检查防疫物资消耗情况,以及从四面八方而来的运输车、后勤车。我们一刻也不敢耽误,全力以赴做好支撑,做援建的坚实后盾,贡献一航力量。”城建公司琼中片区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勾建富说。

拔点攻坚的几天内,通宵作业几乎成为常态。有时候为了减少时间浪费,援建队伍吃住在工地,饿了就顶着烈日就餐,累了就拿起“红牛”提神,夜深了躺在椅子上睡一会儿。“从援建开始,我每天只睡两个小时,有时坐在那里就睡着了,但不一会就会被电话铃声吵醒。”城建公司琼中片区项目部经理满鑫说。

“施工虽然辛苦,压力也大,但一想到是在为抗疫作贡献,我身上就又充满了力量。”“现场防护很到位,我们一直告诉家人,在这很好,不用担心。而且只要需要,我们随时就顶上去。”三公司现场施工人员斗志满满。

8月16日,机械进场,开始场地平整;19日,材料陆续进场,项目地梁砌筑及厢房附属设施全部完成;21日,A、B区400套箱房主框安装全部完成,水电开始安装;23日,通过初次验收;26日,完成隔离区全部施工任务,满足投用条件……建设者闻令而动、昼夜鏖战,在琼州大地上演“一航速度”。

看到援建人员饱满的建设热情,儋州市领导激动地竖起大拇指:“你们中交人,就是有担当,关键时刻靠得住!”目前,隔离点已入住400床。部分援建人员仍在现场坚守,随时待命,做好“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