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医院楼顶搭起“高架桥”

2024-06-24
来源:
作者:
字号:[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四川达州,“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大字光彩熠熠,与车水马龙的流光交相辉映。

“这个大医院的招牌都亮起来咯!”路口等红绿灯的司机探出头来,过往行人也忍不住驻足观望。作为当地新建的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公司承建的达州医院项目建设牵动着群众的心。然而,要将司空见惯的发光字安装到72.6米高的楼顶,难度却不容小觑。


“要把物料运送到楼顶高度,至少需要220吨以上大型起重机,否则臂长无法达到吊放要求。”负责发光字体安装的施工员于光远计算后说道。二十个字块,单字面积达10平方米,重量超半吨,吊车成了唯一办法。

正当于光远同班组人员商量吊车进场时,技术员徐兴超提醒到:“使用吊车比较合适,但也不要忽略了承载力问题。”如果在医技楼南侧安装灯牌,楼下恰巧是地库区域,这么大吨位的起重机在地库上方施工,无异于大象在蛋壳上“跳舞”。为降低地库顶层负荷,项目一番商议后,最终采用北侧起吊、南侧安装的运料方案。

吊装场地虽然有了,但医技楼顶并非一片“坦途”。这座三甲医院最大单体的巨大工程量,使得楼顶通风、线路管道纵横交错,宛如一座大型“迷宫”。时而凸起的屋面结构,构成一道道屏障,更是增加了物料运输难度。搭脚手架的钢管、挂字体用的钢梁等物料重以吨计,逼仄的空间下,大型机械没有“用武之地”。如何将物料从楼顶北侧运至南侧成为于光远的一块“心病”。


“遇事不决‘问’历史啊!”徐兴超半开玩笑地说,“古代可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那么多宏伟建筑都要靠滑轮和绞车,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于光远顿时眼前一亮,“有了,我们可以用搭设脚手架的钢管铺设一条‘高架桥’,利用‘现代绞车’卷扬机将物料一点点拖拉过去。”

新方案获得项目通过后,一条楼顶“快速通道”迅速开建。整条通道由脚手架钢管充当“桥墩”。技术人员根据南侧安装点与北侧物料点高差,计算出每组“桥墩”高度,再在密布管线间找准位置“见缝插针”。随后,项目部用大钢管套上小钢管铺成可滚动“桥面”,在节点处架设卷扬机。如此一来,大型物料就可通过“高架桥”运至终点。最终,历时7天搭设、10天运送,数十吨重的物料全部运达指定地点,为项目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夜色渐浓,高挂在医技楼顶的灯牌愈发明亮,医院的科室房间内灯火通明,建设者在为项目竣工进行最后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