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火热的项目“健身团”

2024-04-22
来源:
作者:
字号:[ ]

“最后一公里,大家加油!”滑县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附近的公园里,十几名项目员工整齐地分成两队,在“啦啦队”的鼓劲呼喊中奔跑前进。此前不久,大家还在为日渐增长的体重烦恼,然而项目“健身团”成立不过满月,单次十公里的长跑就成了区区“小目标”。


说起这个独特的“健身团”,还要将时间拉回一个月前。一夜狂风骤雨过后,项目副书记田伟康看着满地的尘泥和落叶断枝皱了眉头。项目部便招呼大家一起动手清扫,可并不算繁重的劳动,却让不少人累得腰酸背痛,喘着粗气返回办公室。“都是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怎么扫个地就受不住了?”技术员刘慧杰听到田伟康的疑惑,红着脸解释道:“在办公室缺乏运动,我们急缺合理的锻炼呀!”


刘慧杰的意见提醒了田伟康,作为一名“资深”跑步爱好者,他想到了组建“健身团”带领大家规律运动、强身健体。健身团成立后,大家纷纷响应,约定晨起在公园集合列队跑步。但没坚持几天,高涨的士气就在“太累”和“太苦”的理由下逐渐熄火。


看着“岌岌可危”的健身团,田伟康发起了愁。为激励员工跑步锻炼,经商议后,项目部决定实行“积分奖励制”,每完成一天的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得积分,用于兑换跑鞋、运动手环等奖品。这一招着实挠在了大家的“心尖”上,为了赢得奖品,松懈掉队的人数大大减少了,甚至还有更多员工主动加入健身团。


一个月的锻炼倏忽而过,逐渐适应运动强度后,健身团成员们的身体有了明显改善,可以说是个个“容光焕发”。同时,在晨练的基础上,田伟康又设计加人了夜跑、健身操等新项目,换上崭新跑鞋、戴着心爱的手环,尝到甜头的成员们对新项目欢迎至极。结合网上的锻炼方案和成员意见,健身计划不断被完善改进,健身团起到的作用也越发显著。


“工程队加油!”“技术队冲啊!”在健身团自发组织的迷你马拉松赛场上,成员们被分成不同队伍,由运动经验丰富的“健将”带队,你追我赶难分胜负,任由多巴胺的快乐洗去一天的疲惫。回想起刚加人健身团时,快走几步就要喘气,如今却能咬咬牙坚持跑完十几公里,刘慧杰不禁暗暗下定决心:“即便以后没有了健身团,也要把锻炼的习惯坚持下去。”


“集合,准备训练!”随着消息发出,大家陆陆续续走出办公室来到公园,那统一的蓝工装组成了靓丽的风景线,在恬静的夕阳下缓缓拉长了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