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为建筑废料“安新家”

2023-11-06
来源:
作者:
字号:[ ]

十月霜降,十一月寒风,窗外落叶纷飞,云卷云舒,施工现场在初冬的风席卷下仍干净整洁。而去年此时,项目部还在为大风扬尘头疼,自从给建筑废料安了“新家”,烦恼迎刃而解。


滑县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位于河南省北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秋冬季节天干物燥,狂风时常倏忽而至。去年秋季以来,大风狂风接二连三,将露天垃圾池里的建筑废料扬起漫天尘土,让项目建设者们睁不开眼,既难以符合环保要求,还会影响工人的作业效率。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项目安全部门紧急召开研讨会,商量建筑废料的处理办法。“将垃圾池外部封闭起来,只留一面可开关的门,就能防止大风扬尘。”几经思索后,安全总监宋绪东提出了想法,在征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后,这个“专用”的封闭式垃圾池便立开始了着手设计。


虽然有了初步想法,但实现这个构想并不简单。首当其冲的就是成本增加,一座垃圾池少说也要80平方以上,底部采用混凝土浇筑,顶部拼接彩钢瓦,势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可不是盖个厕所那么简单,这是三室一厅的规模!花这笔钱值得吗?”带着忐忑的心情,宋绪东找到了项目经理乔炳虎征求意见。

“生产固然重要,但职工健康和生态环保更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建设这座封闭式垃圾池既是一个选择,更是我们的责任。”听了宋绪东的建议,乔炳虎用坚定的态度支持封闭式垃圾池的建立。垃圾池的设计并不复杂,经过几天紧锣密鼓的搭建过程,很快便建成投入使用。新垃圾池面积近100平方,高2.5米,容量足以容纳下单日产生的建筑废料,在白天收集垃圾,晚上清理运输,简单干净又循环高效。


然而垃圾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新问题又出现了。垃圾池只有一面开放,每次使用都要像拉窗帘一样拉开厚厚的防水布,工人们嫌麻烦,总是把垃圾倾倒在“家门口”,不仅没了缓解扬尘的效果,还挤占了路面空间。


“工人缺少使用经验,也没养成习惯,这时候正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引导。”宋绪东一边分析原因,一边准备对策。很快,安全部就推出了关于扬尘污染的环保培训,同时加强了对垃圾池使用的监督,对随意倾倒垃圾的施工队予以警告。短短半个月,新垃圾池的使用就得到认可与普及,工地环境焕然一新。

每天巡视现场时,宋绪东都会特地到垃圾池检查一番,倾听工人的意见,不断优化改进。为了进一步抑制扬尘,宋绪东特地在垃圾池顶部加装喷淋系统。除了封闭式垃圾池,宋绪东在安全环保方面的主意还有很多,像在现场裸土植草代替防尘网、引进循环式洗车机等措施,项目建设也在扎实的绿色环保管理下稳步推进。


“我们的项目肩负着为646户回迁居民提供安置居房的重担,只有做到施工过程环保整洁,才能保证交付的房子干干净净!”宋绪东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