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为海口市民建好粮仓

2023-11-03
来源:
作者:
字号:[ ]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安。”近年来,为了适配海南当地发展需要,彻底改变粮食储备设施分散、老旧,储粮依靠外省的被动形势,海南省粮储重地海口市特别提出了实施市级粮食储备库项目。


“项目采用建集中性大库的模式,推动粮储集约化,同时应用新型储粮技术和储粮工艺,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技赋能。”城建公司海口粮食储备库项目生产经理李德阳指着施工效果图说。项目设计建有5栋单层散装平房仓、2栋双层散装楼房仓、1栋三层成品楼房仓以及4栋配套设施楼,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作为一航局首个粮库项目,建成后能满足当地四分之一的口粮需求,极大提升海口市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

“与传统房建项目不同,粮库结构对防水气密性要求极高,这又是咱第一次接触,我就带着大伙儿把国内有的平房仓样式都学了一遍,和设计单位也没少谈,那几天是眼睛又花、嗓子也快哑了。”望着眼前日渐成型的粮仓,李德阳不由地感慨起来。好在这番努力没有白费,很快,大伙儿就敲定了建设标准——自呼吸通风双层板式屋盖平房仓,其独到之处在于屋顶有上下两层,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板,上层为木板覆盖琉璃瓦,层间用保温材料填充,相当于食物在放进保鲜碗后又裹上一层保鲜膜才盖上盖子。双重防护不仅增加了粮仓的防水气密性,还能进一步隔绝热量,降低仓内温度,减少恒温措施上的能耗,促进绿色发展。


为了保证混凝土板满足气密性要求,李德阳还给自个儿立下了“军令状”。作为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中原汉子,他对待粮食安全不敢有丝毫马虎,不仅带队进行了多次模拟浇注,更依托智慧建造数字管理平台,正式浇注时对每辆混凝土车搅拌、运输及浇注时间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链条无缝衔接。浇注完成后第一时间调派工人进行振捣、养护,防止出现混凝土冷缝。功夫不负有心人,多个屋面一次性通过验收。

由于要承受来自粮食的巨大压力,粮库墙体若强度不够,很容易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塌陷事故。“最初我们想的是更换墙体砌筑材料,但试验效果一直不理想,最终还是卷竹席给了我灵感,从结构上破局。”李德阳拿起竹席比划起来。竹丝单一方向排列的竹席很容易就能被卷起,可纵横交叉排列的却很难发生形变。与此同理,被承重柱隔离开的各墙面,如果通过架梁连接成一个整体,墙面的抗压能力是不是也会提升?有了这个想法,他迎着月光,咚咚咚敲开了工程部的门。几位骨干使用BIM建模,在原定的实心砖墙内设置水平联梁。通过多次模拟试验,一致确定方案可行,并获批投入使用。业主在观摩时也竖起大拇指:“你们这善于观察、善于创新的一航匠心真让我们放心啊。”


为了改变以往粗放式的储粮方式,项目部还设计了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搭建检测科研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为业主提供了智能作业及智能装备在内的市级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智能化平台,满足了海口市现代化的储粮需求。


“小伙子,你们可要抓紧干啊,我还想着明年打的粮食能进你们这个粮仓呢。”每每经过项目部周边农田时,李德阳总是能听到老乡这样说。“那必须的,我们会积极履约,早日实现你们的愿望。”身后那热火朝天的工地,便是他认真承诺的完美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