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上的“家乡菜”
“大厨,今天做的河南烩面真得劲儿,有俺们河南老家哩味儿嘞!”来自河南的技术员许卫豪向厨师竖起了大拇指,对着餐盘里的美食忍不住夸了起来。
大厨名叫周小兵,是深中通道房建项目部西人工岛员工食堂的大厨,既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伍军人的他,虽已年过半百但依然精神抖擞。从刚上岛来到项目的不熟悉环境和员工口味,到现在能够熟练做出豫菜、东北菜、湘菜、粤菜等多种风味菜肴,周师傅正是用样样美食,挑动着项目来自五湖四海员工们的味蕾,也慰藉着大家一颗颗独在异地的思乡之心。
周师傅负责项目近40位员工的一日三餐,在没有其他人手帮衬的情况下,独自承担着摘菜、洗菜、切菜、烹饪、洗刷等工作。此外,他还将部队里干净整洁作风带到了厨房和餐厅,不管是灶台厨具还是桌椅地面,都被他收拾得一尘不染。由于长期受高温作业和清洁剂刺激的影响,周师傅的双手布满了水泡和伤疤,但他始终任劳任怨,没有一丝懈怠。

“我退伍后来到中山定居生活了半辈子,明白深中通道是个利国利民的好工程。在这里每天看着项目的小同志们为了工程建设远离家乡,在孤岛上辛勤工作很有触动,能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荣幸,这点苦与他们比起来不算什么。”周师傅的话音不高,却铿锵有力。
为了做出更符合大家胃口的菜肴,考虑到人工岛上通讯信号较差,难以快速运用手机查询菜品做法,周师傅特地托项目小年轻购买了一本菜谱书籍,研究不同菜品的做法。同时,周师傅也会在茶余饭后与员工畅谈海岛上的生活感受,聊聊彼此的爱好经历、家乡菜和地域特色。偶然间,有人发现周师傅床头有一个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菜品的改进方式和注意事项,正是他的用心琢磨、创新尝试,受到了大家的点赞认可。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锅碗瓢盆,藏尽世上万千风味。饭点时刻准时备好的满桌美食,让身处异乡的一线员工从紧张忙碌的施工现场回来后食欲大开,一扫疲惫和倦意。今年刚参加工作的贵州籍施工员刘凯笑着说:“每天最期待的事儿,莫过于开饭。”
在日复一日的海岛漫漫时光中,项目全员正加紧助推建设深中通道这一珠江口百年门户工程,而周师傅用一道道家乡菜点缀着岛上项目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让身在异乡的大家感受着家的味道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