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学”大教育
“王哥,脚手架不能攀爬!”“小马,不要在作业塔吊下行走。”在滑县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施工现场,时不时传来安全提醒的声音,然而这些声音并非来自于安全员,而是现场作业工人。一个多月前,他们中大多数人还在抱怨三级安全教育“耽误时间”,但自从上了“安全小学”,便纷纷化身为了“安全专家”。
安全教育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任务,然而在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工人的抵触往往成为最大的难点。由于安全教育内容生硬、形式晦涩,加之工人对危险缺乏敬畏,安全教育的效果十分有限,对安全生产造成了阻碍。“工人不愿意听、听不进去,安全教育就成了走形式。必须想办法提高工人积极性,让工人们能主动认真接受安全教育。”安全总监宋绪东在安全研讨会议上说道。于是,部门成员集思广益,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最终,“安全小学”的建议让宋绪东眼前一亮,经过集体商议后,项目部决定成立一所“安全小学”,用“上学”的形式将安全教育贯彻下去。
在安全小学中,每位工人都是小学的“学员”,其中有工作时间相对久些的“学长”,也有刚来的“新生”。宋绪东结合大家的意见将新生进行“分班管理”,每个班的学员均在相邻的几个楼层工作,将散乱无序的工人组合成一个个集体,极大地促进了归属感,增强了荣辱心。
作为小学核心的“课堂”同样不可或缺,项目安全部派出职工担任老师,精心设计安全教育授课内容,通过播放视频、讲小故事等形式传递安全知识。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出具一份考核试卷并打分,以此来加深巩固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小学还有一间神秘的“小卖部”,向学员售卖实用的生活用品,但这家小卖部不收钱,只能凭积分消费。获取积分的途径有很多,如参加项目部定期举行的“安全知识模考”,由安全部出题,根据参与工人的排名发放积分奖励。在众多实惠奖品的“诱惑”下,工人们学习的劲头十分足,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考场”的会议室每期都坐得满满当当。
每到月底,安全小学就会评选“行为安全之星”和“模范安全班组”。平日里,学员们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安全活动、发现报告安全隐患、主动整改安全隐患、维护防护措施等行为积累贡献,作为评选的依据,项目部每个月都会为入选工人和班组发放丰富的奖励。
“成为‘安全小学’的学员后,已经逐渐习惯了随时检查自己和别人的安全措施,大家相互提醒,安全也有了保证,干起活来更踏实了。”高层窗边,瓦工王连国指了指身上的安全带说道。在“安全小学”的引领和鼓励下,工人们自觉学习安全知识,主动排清隐患,为高质量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互勘正、守望相助成为施工现场一道靓丽的蓝色风景线。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看着安全小学日益兴盛,宋绪东信心十足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