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暴风雨赛跑的攻坚战
闪电卷集着雷鸣,暴风雨如期而至,一群身穿雨衣、脚踩雨靴的黑影在钢筋地笼上艰难移动,看到墙体防水卷材在风雨中依然完好,项目经理徐明长舒一口气。
达州医院项目康养广场工程承担着医疗设备放置、车辆停放及商业用房的功能,基坑最深处达12.3米,总用地面积相当于22个篮球场大小。其中,总长约360米的地下室外墙需大量防水作业,保证地下水不会渗漏。
紧急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显示,近期达州地区将会迎来一轮长时间降雨。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部立刻召开部署会倒排计划,决定在暴雨来临前完成防水作业面施工。但就在项目部加急推进工程进度时,新一轮的预警信息却显示,暴雨将提前到来。“想要完成剩余220平防水作业面,至少需要持续施工8小时,现在距离暴雨还剩不到4个小时,难度很大!”项目质量总监陈金博敲开了徐明的办公室。
“再难也要把任务抢出来。”徐明斩钉截铁,“马上召开施工推进会,把任务分配下去,务必在降雨前完成防水施工。”
一场与暴风雨赛跑的攻坚战打响了。防水施工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墙体竖向留有直径18毫米的直螺纹钢筋,附加筋为直径14毫米的直螺纹钢筋,间距仅15厘米,只能容纳成年人的一个手掌。而单张防水卷材展开面积达20平方米以上,需要越过钢筋铺在墙面上。面对时间考验,现场团队化整为零,改变作战方式,按照正方形的规格,对防水卷材进行裁剪,同时四人为一个小组,一人拉一角,确保粘铺合格。这样一来,防水材料的粘贴速度明显提升。
在作业过程中,贯穿墙体的对拉螺旋杆密集分布,如同一根根长在墙体上的发丝,而卷材需要透过发丝,紧密粘贴在“头皮”上,如果与发丝的结合处理不当,防水效果将大打折扣。
此时,时针指向19点,暮色四合的天空,因聚集起的乌云显得更加阴沉,颇有黑云压城之感。随着照明设备的亮起,一串串光束刺穿昏暗,形成了局部的丁达尔效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在防水卷材上预留穿孔,在穿过横向的对拉螺旋杆粘贴后,再利用防水粘合剂在穿孔处进行粘贴,让地下水无处可逃。”陈金博看着一束束穿过黑暗的光线,提出解决方案。
团队迅速将分割好的防水卷材按粘贴位置进行编号,对需要预留穿孔的进行打孔。挑灯夜战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落下来。”还好我们提前支好了雨棚,搭设了照明设备,挑灯夜战也不怕了。”质量员王超彬抹了一把汗,欣慰地说。
随着雨势渐大,现场防水作业也抢在暴雨来临前完成。“这场持续降雨,对我们既是困难,又是挑战,防水质量合不合格,它才是最好的判官。”徐明笑着说。这群与暴风雨赛跑的“斗士”自信满满地答道:“这一定是一份满意的质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