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63米高边坡种“钢牙”

2023-08-02
来源:
作者:
字号:[ ]
“这招高边坡种‘钢牙’真厉害!不仅减少了施工缝的留设,降低了施工难度,还省钱、省力更省心。”提起“新工法”,工人们个个竖起大拇指。而在不久前,高边坡支护对于达州医院项目部却是“头疼”问题。

达州医院项目是中交集团最大的单体医院房建项目,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山川起伏,边坡陡高且地质结构脆弱,加之达州雨水多变,支护施工要求快、准、稳。更急迫的是,高达63米的高边坡,常规的固定结构很难拴住这头相当于25层楼高的“猛兽”。


传统工法往往采用植筋方式,“植筋”的过程像是“镶牙”:向“牙洞”里注入胶体,插入钢材,等胶固化后“牙”就镶好了。这项工法看似简单却极为考验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素质,稍有差池就会导致胶体分离,达不到设计效果,同时施工过程也费工费时。


“有了!我们可以种‘钢牙’!”技术员刘永升的想法是放弃植筋,改为提前埋下钢筋笼套筒,在发挥“牙根”作用的同时,将基材紧密连接在一起,就像“种牙”一样,不仅更加坚固,且价格更低、操作便捷。

见大家若有所思,刘永升趁热打铁:“通过BIM技术,建立基坑支护专业施工阶段BIM数字信息化模型,完成基坑支护深化设计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实时动态可视化功能指导施工。再采用直螺纹连接、预埋机械连接套筒组件工艺,让整个支护系统化零为整,达到效果。”

新工法一经抛出,就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经过论证,效果正如设想得那样出奇得好,不仅简单便捷,还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原设计的桩间挡板浇注间距可以由两米一段改为五米一段了,浇注操作缩短了一倍多,可以说是事半功倍,节约了大量的人工和物资成本。”刘永升说。

经过轧筋、扎笼、定位、安装等一系列紧张有序地施工,一座座直径2.5米、需要七八人合力才环抱的钢筋笼,稳稳地吊装拼接在预定位置,经过混凝土浇注后,聚成了一面面稳固坚韧的挡板墙,高边坡支护这个大难题终于被攻克了。

突破常规很难,但实现后就能带来焕然一新的效果。一次巧妙的创新就造就了累累硕果。“目前这个新工法已经获评天津市工法、并形成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越走越远。”达州医院项目经理徐明露出了自信而又坚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