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以“智慧+”打造“家门口”优质医联体
“咱们所在之处堪称一个‘智慧工地’!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现场施工、绿色建造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实时数据。后台还有依托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的施工模拟,可别小看这个模板,有了它,就能避免因前期工程设计缺陷带来的各种隐患。”6月7日,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医院院长廉小伟变身“导游”,带领记者揭秘极具“智慧+”特色的二道区中医院迁建项目。
走进施工现场,记者注意到,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地上一层主体施工。“原本6月末才能进行到这一步,近段时间,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工人数量、在施工交叉卡点打好时间差、打造‘智慧工地’等方式,全力以赴赶工期,推进整体项目进度提前一个月。”据廉小伟介绍,为落实中央、省、市对公立医院、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部署,二道区委区政府聚焦发展所向、民生所需,结合卫生资源分布实际,对二道区中医院迁建项目进行立项。该项目由二道区和长春中医药大学“一体化”设计,总投资6.15亿元,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含地上10层、地下2层,未来将开设肾病科、国医堂等41个科室,床位499张,预计2024年年底竣工。
兴建该项目,对百姓未来就医有哪些便利与益处?
面对记者的提问,二道区卫健局副局长孙浩然说,2023年3月15日,二道区政府与长春中医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而二道区中医院迁建项目恰恰正是双方合作的最佳载体。项目建成后,长春中医药大学不仅会把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落户二道区,知名中医内科专家、长春中医药大学双聘院士仝小林领衔的工作室,也将落户于此,双方将合力打造吉林省范围内建筑面积、科室设置、医疗设施、诊疗服务能力均极具实力的区级“三甲”中医院。“这个项目未来不仅可以服务于整个二道区的居民群众,在它的东侧还可以辐射到莲花山,北部面向长春综合保税区,随着二道区医疗技术水平、能力、承载力、医疗服务等逐步提升,周边人群都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联体带来的健康生活。”孙浩然告诉记者,该项目将被打造成长春市中医药传承创新“产学研”实践基地,兼具中医药人才培养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从最初立项,到2022年9月开工,再到如今建筑林立,得益于多方合力推动项目进展——二道区发改局为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批复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仅用了一个月就将手续全部办结;长春二道经济开发区项目服务局全程带领建设单位跑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在二道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地块表层近13万立方米的弃土问题得以解决,为项目开工扫除障碍;二道区财政局在区内调整专项债资金6000万元,用于支持项目;二道区住建局则解决了项目开口绿化树木迁移问题……在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强点拉动、对口扶持、建管结合下,一个响应民之所需的“简、便、验、廉”中医药服务体系,正在二道区“崛地而起”。
(作者:长春日报社 毕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