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日报:甘为“泥瓦匠”“添砖”自贸港
□本报记者 张熙宇/文 苏弼坤/图
浇筑、连梁、碎石回填……"五一"假期首日,位于海口粤海大道和椰海大道十字路口西南角的海口市市级粮食储备审项目施工现场,仍旧十分繁忙。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同项目执行经理刘供本和往常一样,上午8时来到现场,检查施工进展并与工人讲行技术交流,确保项目按节点推进。
今年34岁的刘洪杰,已是第12年在各项目上度过"五—"劳动节。
" 五一' 施工 不打烊' ,是我们全力推进海口市市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建设的有力举措。" 刘洪杰说,项目自去年12月底启动建设以来,项目部严格按照节点目标有力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产值5000万元,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在施工现场,旋往机、塔吊、挖掘机等30余台机械设备“义力全开”,工人们铆足干劲展开各仓库基础结构施工,作为项目负责人,刘洪杰对项目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求清益求清。"我就住在项目部,每天围着120余亩的工地转,对每一处区域的施工进展都必须了如指掌。"刘洪杰说。
当天,记者跟随刘洪杰来到2号教装平房仓施工区,只见他停下来,找到该区域施工负责人指出具体意见,“由于项目对建筑物的气密性、水密性要求高,在施工时我们需对地面沉降、墙体开裂、防水质量、孔洞预留预埋、施工缝的处理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如此较真的劲儿,是刘洪杰一丝不苟的专业追求,入行12年来,刘洪杰和团队不仅获得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项目经理部等荣誉,在专业上还获得过公司工法,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等各项订书,用专业技术保障了多个项目投用。
自去年来到海口,刘洪杰便全身心投入到顶日建设中。“自贸港建设需要项目支撑,只有把项目建设好,才能更好助力自贸渚建设。" 刘洪杰坦言,他将继续坚守岗位,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指导建好每一个项目,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即将到来的封关运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